2023-10-24 11:38:09 | 一一教育网
一旦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电动车。没错,电动车是目前新能源市场和核心产品,同时是各大车企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一种采用新的能源结构的车型,而非特指电能,因此电动车虽为新能源汽车,但非独一无二,因为在电动车外,我们还有另一种能源汽车-氢能源汽车。
其实氢能源汽车早在几年前已经进入大众视线,但一度被人质疑氢能源汽车是个变相的庞氏骗局,利用新能源汽车趋势骗取市场资金。但实际上,氢能源汽车并非假想,虽然氢能源汽车在刚开始的时候让市场存在不小的质疑,但随着车企的技术推动与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后,氢能源汽车也真正成为了可实现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进入今年里,氢能源汽车声量逐渐变大,各路信息都在表明着,氢能源汽车即将来到我们面前。但相对的,在面对如今风头正盛的电动车,氢能源汽车又能否与其组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呢?
在去年3月份,一个名为格罗夫的中国汽车品牌正式发布了其旗下的首款氢能源SUV,据闻这款SUV只需加氢3分钟即可续航1000公里。从数据而言,如果这款车能达成量产,在续航便利性和续航能力方面无疑都要优于目前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但当然,这也只是格罗夫单方面的官宣,其实际表现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仅有的两项收据数据来看,无疑可以看出氢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氢能源汽车能完美绕过目前电动车的续能和续航问题,这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一一教育网
而实际上,除了格罗夫这个闻所未闻的品牌外,如今有不少的传统车企都已经大力布局氢能源发展,在今年里,广汽、长城、比亚迪等车企就动作不断,纷纷强化布局氢能源技术,丰田更是豪砸1000亿日元研发氢燃料电池车Mirai。北京现代也早在2018年就已经推出氢能源汽车Nexo,加氢5分钟即可续航850公里。
上汽集团在2018年也成立了一家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发展业务就是研发氢能源汽车,而在最近更有消息透露称,捷氢技术有望于今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计划最早于2022年登陆科创版。从各方的消息中不难看出,氢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暗中较劲的战场,它们纷纷提前入局,目的就是为了能提前抢占未来汽车发展的先机。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氢能源汽车虽被车企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类车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是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东西,与现在已经进入市场发展壮大的电动车而言有着明显的差距。那么对于氢能源汽车,它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与我们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表示,在2-3年内,燃料电池将在商用车领域发力,并达成相当可观的规模。由此可见,氢能源目前的计划还是先以商用车为主,毕竟氢能源还只是处于启动阶段,如果从一开始就大规模进驻乘用车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基于技术的不稳定性,使用安全仍有待进一步的技术进行完善;二是目前庞大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组合下,能留给氢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并不大,而且在城市配套方面,氢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划。
截至2019年底,我国投入运用的加氢站有52座,而在今年的上半年,我国共加建加氢站11座,其中广东4座、江苏2座、北京2座、河北1座、河南2座。如此规模的城市配套显然是难以应对庞大的乘用车市场的,但对于可控性更高且体量相对较小的商用车而言,这样的配套规模还是相对足够的,因此在发展前期,商用车更适合成为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基底。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还是以商用车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氢能源乘用车就遥遥无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19年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统计,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2833辆,同比增长85.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2737辆,同比增长79.2%;从产销数据来看,虽然燃料电池汽车的体量较小,但在每年都有明显增长的环境下,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快速渗透市场,从发展速度来看,预估在5年后的乘用车市场上可见氢能源汽车的身影。
从目前的市场风向来看,电动车虽乘着大势,但仍未能掌控市场主力,当中存在的硬性问题已经影响着电动车的市场发展。而相对的,氢能源能否填补电动车的一些硬性缺陷,就成为了它能否顺利进驻市场的通行证了。毕竟在电动车发展早期,打的正是高环保低油耗的旗号,再加上政策的扶持,让电动车获得极佳的发展土壤,而氢能源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实力,才能获得一片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年氢能股龙头告锋大股主要有柴权电力、宜华通、美锦能源。其中柴油动力是氢能的代表,易华通是新一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美锦能源主要出口氢燃料电池汽车,突破国内出口零记录,前景广阔。
氢概念股有鲁北化工、六国化工、兴发集团、长城汽车、汉中精机、隆基股份、大洋电机、盛鑫锂能、安泰科技、华风股份、凯美特燃气、三维化袜竖工、齐翔腾达、华茂实华、镇海股份、石兰重装、陕西建工、ST金宏、新天绿能等。
全球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双碳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好。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中国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氢能发展的热潮,成为中国前瞻性规划的六大基芦产业之一。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未来,氢燃料电池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氢产业有三个核心环节,需要投资者关注。
第一,核心是上游氢能。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原始的化石原料制氢到电解水制氢。
第二,中游储运。制氢完成后,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储运,以保持氢气储运技术对能效和安全性的要求。目前最常见的储运技术是高压气态和机械液态运输。
第三,下游应用。氢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工业领域和燃料电池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股票有风险。大家投资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能赢。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氢能源工程专业有几所大学?(氢燃料汽车布局逐渐壮大,新能源风向或将改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一一教育网!新能源汽车再突破,氢能源汽车即将上路 近年来,在国内但凡提到新能源,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想到电能。的确,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都离不开一个“电”字,无非就是电池材料不同,续航不同,但这也恰恰是电动汽车最大的短板,充电速度慢,续航焦虑,包括冬季续航打折非常严重,都是目前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氢燃料电池的本质就是电动汽车,因为它的动力来源不是发动机,而是电动机,主要的结构就是电动机、动力电池、燃料电
一、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序号大学1江苏大学2中北大学3山东理工大学4西华大学5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6江汉大学7上海电机学院8湖北汽车工业学院9辽宁工业大学10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介绍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车辆工程为主干学科,培养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零部件开发、生产、实验、运用过程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
学新能源汽车专业哪个学校好? 河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安石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南昌大学等,都是著名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学校,可以满足您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学校排名十强 新能源汽车学校排名十强: 同济无疑是最强的,万钢带领下新能源方向投入巨大。北京理工也很厉害,孙校长的主要研究方向说就是新能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学校排名 2023新能源汽车技术专科学校排名如下: 1、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ChangchunAutomobileIndustryInsititute)位于吉林长春,简称“长汽高专”,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校、全国首批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 中国
2021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及前景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有哪些,前景怎么样,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方向有哪些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竞聘,做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4S店做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师;还可以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新能源轿车的装配、检测、维护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校排名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大学排名2020全国排行榜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院校和专业。而对于很多的考生来说,如何了解一所院校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成了一大难题。今天就和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那些事儿,包含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简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1、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大学全国排名 序号院校名称 1朝阳师范高
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好不好找工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挺好的。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只要掌握相关技术,就能找到好工作。新能源汽车技术就业前景怎么样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品
本文目录一览:1、车辆工程的大学排名2、新能源汽车学校排名十强3、东北林业大学车辆工程排名车辆工程的大学排名 车辆工程专业排名前10名的大学有: 清华大学(排名第1)、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2)、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3)、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4)、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5)、天津大学(排名第6)、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7)、浙江大学(排名第8)、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3-10-20 23:01:37
2023-09-09 06:02:40
2023-08-13 17:07:18
2023-07-29 21:17:44
2023-07-16 02:00:05
2023-08-13 03: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