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2024-08-28 01:34:45 | 一一教育网

今天一一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可不可以介绍一下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的的详细情况啊(比如:人文,宿舍,教室,周围环境等)

你好~~ 我也是今年的新生哦! 你的问题百度好像有吧,我看过,记不清了。对了,你通知书收到了嘛?? 知道什么时候开学啊??呵呵。另我是福建的,你呢?~~~

以下为引用!。。。。。

""""""""""""""""""一般根据你所就读的专业,新生应该都是在呈贡校区。
至于住宿条件,有四人间(1200元/学年)和六人间(800元/学年),均有独立洗手间,有饮水机,没有空调。
入学时间在入学通知书上会有。
笔记本电脑可以带,宿舍内可以上网(目前还未收费)。
作息时间为:6点30分开灯,上午4节课,下午4节课,晚上12点关灯
""""""""""""""""

""""""""""""""""""教管学院新生在呈贡校区,住宿条件很好,都是新的,不过这边只有四人间和六人间,里面有洗手间,有太阳能的热水,冬天有点不方便,不过好像公共澡堂快建好了,学校周边没什么好玩的,就一乡下,去城里很不方便,校内环境倒是越来越好了~~ """""""""""""""""""

"""""""""""""""""""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简介----规划平面图
我校呈贡校区选址于昆明市呈贡新城东南部的雨花片区(大学园区),西邻雨花片区二环东路,三环路穿越校园。东靠龙潭山,北接环滇铁路,南对规划中的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新校区。距离昆明主城15公里,通过二环路和三环路连接片区内其他大学校区和昆洛路干道。可通过昆玉公路到达昆明,规划的昆明城市轻轨、环滇铁路枢纽站等提供便捷的交通。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2005年5月,我校在昆明市呈贡新城正式开始规划建设呈贡校区。经过考察筛选,于2005年5月11日正式召开呈贡校区总体规划招标会,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家国内校园规划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设计单位参加。2005年7月31日,经过专家组评选和学校教职工、学生评议,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承担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

呈贡校区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综合三所王文胜所长主持规划设计,一期用地2000亩,规划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二期用地1000亩,规划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设计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概念:
a.复合校园:以包含生活、教学、运动等复合功能的学科群为主体,不同学科群有机结合的可步行的校园。
b.可持续校园:以节能、节地为主要目标,可以健康运行的绿色校园
c.开放校园:以提升城市环境为己任,包含多重开放空间,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校园。
d.人文校园:以秉承西南联合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线。
e.花园校园:体现呈贡新城鲜花、田园、山水的独特概念。

""""""""""""""""""""""""""""""""""""""""""""

以用网址为云南师范大学贴吧,内有新校区规划图~~~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堂诞生,1898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京师大学堂诞生,1920年前后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综合大学东南大学,此为早期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此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相继发展为中国早期高水平的现代国立大学。

人类的知识总是逐步深入分类发展,如由人文而后理学,由哲学而后科学,高等教育的轨迹同样如此。总体而言,中国的古代大学重人学,而西方的古代大学在自然之学方面走得更远。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先秦传授诗书礼乐。汉后千余年官立的古代大学传讲正统儒学与古代经典,培养治政之才。民间私学书院,讲经辩学修身。西方早期的古代学园,传授知识,培养治政与通晓哲学之才。到中世纪,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大学也培养服务各种专业活动的人才,并在自然科学领域逐步有了突破。随着近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分科教育逐步确立。研究型大学建立以后,更是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近代中国在与列强的战争失败之后,兴国革新之举骤起,军事兴国、教育兴国、工业兴国、科学兴国等等。高等教育方面,初期创办翻译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通晓洋务的外语学堂、直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及其他各种专门技术的专科学堂。尔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一国之兴,根本仰赖于国民素质,师范学堂受到重视和发展。再后,中国自己的现代大学孕育发展起来。

此中国大学入门,意在认识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特别通过对中国的顶尖大学、中国各个时期高等教育和最佳大学与典范大学的考察,来认识大学与高等教育的现状和轨迹。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这一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外语学堂和军事学堂为主,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马尾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武汉湖北武备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等等。与民国时期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黄埔军校两大军校从政治战术入手不同,早期的军事学堂主要从工程技术入手。此外,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学堂,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路矿学堂、湖北自强学堂、天津中西学堂、唐山路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四川中西学堂、湖南时务学堂、南京江南高等学堂等等。此外,西方教会也在中国创办学堂,这一时期为主要教授外语和宗教及其他西学的书院,如山东的广文书院、武汉的文华书院、上海的圣约翰书院、苏州的中西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北京和南京的汇文书院等等。同时,中国的近代书院也开始创教西学。

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1898年戊戌变法,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1902年新颁钦定学堂章程,时设京师、北洋、山西三所国立大学堂,并先后创立南京两江、武昌两湖、广州两广、北京京师四大优级师范学堂。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在推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方面,上海南洋公学、清华留学预备学校、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先后成为早期的三大留学预备学校。

这时期的许多新式学堂,或者书院,培养了众多近代人才,如湖南时务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唐山路矿学堂等等,成绩都很显著。1912年以前中国早期的高等学校,北洋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为最重要的两所,而京师大学堂也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

北洋大学堂的前身是盛宣怀于1895年创办的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改为北洋大学堂,1903年改名为北洋大学。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早期首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等门,学制四年,为中国近代工程学科的鼻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工科大学。后几经变革,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参与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直至1942年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立北洋大学正式在天津复校。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在戊戌变法中应运而生,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兼为大学堂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孙家鼐任管学大臣。义和团事变中被毁,由张百熙重办。后与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分离,独立成校。1912年京师大学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为首任校长。1916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思想、旧礼教;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北京大学迅速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佳大学。北京大学不仅是当时的国学中心,更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发起五四运动,彰显北大关心国运的一贯风范。创立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等等,为中国大学最早开办。北京大学虽在以后的岁月里历经变革,但终究一脉相承,北大自由民主的精神和显赫声望延续长存。

从北洋大学堂到今天的天津大学,从京师大学堂到今天的北京大学,仅百余年里,仔细考察,经过的繁复变化如沧海桑田。其他的大学也多是如此,这样的历史无声地诉说着中国百余年来经历的无数磨难与曲折。尽管如此,宝贵的传统和精神得以追认和发扬。

1912年,战乱导致教育凋谢,当年新立中华民国。国立京师大学易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不久全国划分为六大学区,于六大学区设南京、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六大高等师范学校。不久,掀起高师改大运动,1920年前后,南京、广东、武昌、成都、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分别改建国立东南、广东、武汉、四川、东北大学。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坚守传统,仅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学校1928年改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由外交部移至教育部管辖。这一时期,中国的大学出现了最早的黄金时代。

1910年代中后期,六大高师兴起,尤以南京高师最为显著,时称南方最高学府,和北方的北京大学并号“北大南高”。1920年代高师演变而来的国立大学走向巅峰。尤其南高组建的国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全国的最佳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东南大学衰落,师资纷纷北上国立清华大学,1920年代中后期国立清华大学兴起,成为新的全国最佳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也在此时期进一步奠定了在教育界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山西大学等。尤其国立北京大学,继京师大学堂之势,民国初年俨然依旧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如美国学者威尔森在英国剑桥大学著书中所述,1920年代的中国大学,著名的是“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

南高东大和清华大学是这十多年期间兴起的最耀眼的两所高等学校。

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在1902年创建的清朝遗老李瑞清曾任校长的两江师范学堂旧址建立,江谦为首任校长。1920年南高组建国立东南大学,时任南高校长的郭秉文兼首任校长。东南大学以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当时的南高东大,开创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大本营,更为学衡起源,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也是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声誉鹊起,更受世界关注。为中国众多学科的鼻祖,如开创了中国第一个生物系、气象系、航空系、体育系、艺术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金融理财系、国际贸易系等等。南高、东大、中大而后南大,一脉相承,南京大学今日的名望和文理诸科的繁盛,实奠基于此。在国内首先实行学分制、选科制、教学法等。发展成为一所真正的现代大学。北京大学史学教授梁和钧在其《记北大(东大附)》一文中有评论:“东大所设文史地部、数理化部、……皆极整齐”,“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然东大文史哲教授,实在不亚于北大”。著名教育家司徒雷登以其为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在其回忆录《中国五十年》中说曾经有这样的评论,“东南大学是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在当时也自然是最好的大学”。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庚款兴学而创立的清华学堂,初期为留美预备学堂。1925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罗家伦为首任校长,1931年起梅贻琦任校长。当时的清华大学迅速发展起来,到1930年前后,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的大学。国学有四大导师。数学、物理直逼世界一流水平,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萨本栋、任之恭、周培源、熊庆来、孙光远、冯康、华罗庚,名师济济,一些甚至闻名世界。从此奠基了清华大学的声望和顶尖学府的地位。

1927年,北伐战争逐步胜利。国民政府纪念先总理孙中山,于依次捷占的四大古城建设四大国立中山大学;在广州、武汉、南京分别以原国立广东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改建;在杭州则以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稍后,全国实行大学区制,1927年10月建立中华民国大学院,全国依原划定省份,定名若干大学区,以所在省份及特别区之名命名。首先在江苏、浙江两省试行。南京的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因遭全校师生反对并请求更名国立南京大学,旋即定名国立中央大学。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后定名国立浙江大学。并接收省政府教育厅行政职权。广州的第一中山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大学区制在全国特别是江苏受到强烈反对,遂于1929年全国停办。这两三年的战乱和政府对大学的组改,使高等教育元气大伤。稍后复兴。至1937年,大学一派繁荣景象。

1930年代早期的全国最佳大学,无疑为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自1920年代国立东南大学时期衰落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直到1932年罗家伦出任校长,才得到恢复发展,到1930年代中期,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还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中山大学、交通大学等。

交通大学是继北洋大学之后兴起的第二所著名工科大学,也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大学之一。交通大学在二三十年代发展起来,至今演化成多所大学,可以分为三条主线:1896年设立的上海南洋公学,曾命名南洋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学校、第一交通大学等等,演化至1959年分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1896年设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学堂,曾命名唐山路矿学堂、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唐山交通大学、第二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等等,现演变为西南交通大学。1909年设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曾命名交通大学北京学校、第三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等等,现演变为北京交通大学。曾经统一为国立交通大学、中国交通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任交通大学校长,从此时到抗战爆发前的1936年,为交通大学最黄金的时代。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院以及辅助的文理系科。本着“求实学,务实业”的精神,交通大学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有志于“工业救国”的青年的理想之选。

1937年,抗日之战全线爆发,神州全面国难,东部与中部大学相继被迫西迁。国立的大学,中央大学迁重庆,浙江大学迁贵州,武汉大学迁乐山,交通大学迁重庆,中山大学颠簸三南,东北大学辗转陕川,同济大学流落至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最后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天津北洋工学院最后迁陕西,与本地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北联合大学,不久先后独立出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等校,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改称国立西北大学,抗日胜利后,部分师生东返,重建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私立大学也多内迁。如作为教会大学的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西迁四川,云集成都华西坝。大学西迁,促进了西南和西北的教育事业。大学也积极做出调整,支持国家的持久抗战。此一非常国难时期,迁至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的大学,尽管仍然冒着日轰炸机的侵扰和战争的威胁,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顶尖大学,除国立中央大学外,还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实际上,尽管困难时期,这三所大学抗战八年所培养的成才人物,可能比其他任何时期都要多,做的研究工作也卓有成效。说明国难并不可怕,奋发图强,国人以自己的毅力,众志成城,终能拼出困境。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被誉为当时全国的四大名校。全国高招,多数报考四大学,尤其国立中央大学声望之高,三分之二的大学联考考生以该校为第一志愿。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民主风气,是这一时期最壮观的现象。当时,尤其是在后期,尽管一直对外抗战,但是红白两方的内斗并不平静。国立中央大学也是共产党所做工作的重点地方,周恩来、毛泽东均曾来此活动,但是毕竟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所以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当时的昆明,在与蒋介石一直暗斗不已的云南省主席龙云的保护下,却是一番独特的景象:言论自由、社会政治活动成风。西南联合大学因而成为当时共产党向国民党争取民主斗争的后方堡垒,在1949年后的历史书上留下辉煌一页。

1930年代中后期国立浙江大学的兴起,是这一时期最值得一提的事情之一。

浙江大学1927年在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的旧址创办,成为当时全国四大中山大学之一,初步奠定了浙大在全国教育格局中的地位。1936年竺可桢出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延聘师资,尤以竺可桢早期在南高东大文理诸科的校友为众,一时国立浙江大学名师荟萃,成果不凡,以文理为主的多科都有长足发展,尤以数学出众。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国立浙江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都是当时后起的高水平综合大学,而在1952年后皆被拆为工科大学,故后人常以“北清华、南浙大”相称。

1945年,八年抗战胜利,大学纷纷回迁,重新出现一派生机。继而内战爆发。那时比较好的大学,分布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汉、上海、广州、天津、成都等全国各大城市。民国时期的大学,虽然不同时期都有政治势力的渗透,但是总体来说,大学治校还是相当的独立,学术也是相当的自由。当时,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和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校。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重庆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云南大学、国立东北大学、国立西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国立河南大学、国立湖南大学等等以及一些专门大学都相当出色。

1949年前中国最好的大学,除了国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教会大学前面几乎没有述记。尽管教会大学广被视为殖民渗透的现象,有其副作用的一面,但实际上,当时的教会大学也为中国的教育科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一般教会大学由早期开办的书院演化而来。圣约翰是较早的一所教会学校,也是早期最优秀的一所。最早改建为大学的是1902年成立的东吴大学。此后十多年中国所有的十多所教会大学大部分相继成立,后起的如金陵、燕京等校都声誉卓著。教会大学的状况,美国加州大学的誉志久野1928年曾对中国的教会大学做过一个评估,分三类,金陵大学排在A类,燕京大学排在B类,其他的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岭南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华中大学、震旦大学、之江大学等校,均属C类,作为中国教会大学的毕业生入读美国大学补修学分的判断标准。教会大学甚至与国立大学不相上下,如金陵大学在南京堪与中央大学媲美,燕京大学在北京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并雄,圣约翰大学在上海与交通大学齐驱。教会大学通常术业有专攻,注重某些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所以都富有个性。协和、湘雅、华西、圣约翰的医学,金陵的农学,齐鲁的医学、天文,燕京的国学、新闻,东吴、朝阳的法学,都办得很出色。还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著名大学,如单科性的大学协和医学院,如金陵女子大学。事实上,顶尖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国立大学。这些,皆可为大学的典范,或者都可以找到典范的地方。当然,教会大学的学费普遍较高,那时顶尖的教会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大学,资本家、地主、官员、社会名流的子女为多。不像国立大学,无论贫富,只要考上,都能深造。早期的教会大学,必修宗教,做礼拜,授课几乎皆为为外文,教师、教材多来自外国,校政皆由外人控制。1920年代前后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才逐步改善。这些还衍生出一些本土的的私立大学,如光华大学出自圣约翰,复旦大学出自震旦。

中国本土的私立大学,即教会以外的私立大学,在民国时期也有所发展。最为突出的,北方当属南开大学,南方当属厦门大学。私立大学本可以更学学术独立,自由发展。但是,那时的社会并不十分稳定,环境的因素也不成熟。比如,那个时代就业机会不像现在到处都有,毕业就失业,在那个时代是常见的现象,连一些教会大学、国立大学都不能幸免,对民间私立大学更是深受困扰的大问题。那时私立大学生存压力很大,像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大学的复旦大学,当时为私立大学,道路曲折,曾经因为经费的压力大量招生,以学费养学校,学生也多是毕业即失业,抱怨四起,最后改为国立,才幸得以生存。民间私立大学的教学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大学都经费紧张,存活十分艰难,甚至中途破产。以普遍认为那时最好的私立大学南开大学为例,南开校长张伯苓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和总统蒋中正也关系密切,因此,抗战时期得以和北方两所最著名的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联合大学;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最后一届的毕业生,校方让其自由选择毕业学校,结果选择北大、清华毕业的皆有数百人,选择南开的仅有数十人。可见私立大学社会地位的悬殊,发展的不容易。这个历史的课题,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我们又再次相遇。

1949年,内战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国立大学取消国立二字。北洋大学更名天津大学。所有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改造为公立大学。1952年,摒弃欧美大学模式,采用苏联模式,编译苏联教材,全国大学进行院系大调整。中国的大学遭到灾难性的打击。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更被调整得面目全非。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为代表的许多大学被大大削弱。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少数大学在院系调整以后得到一步登天般的空前充实。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等都搬离原址。包括教会大学在内的原私立大学几乎全部取消。产生了一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如大连工学院、东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以及许多单科性质的专门学院如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林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邮电学院等等。其时,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实质类似于工科性质的学院。以航空航天为主的西北工大学、以土木建筑为主的同济大学等大学实质类似于专门性质的学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被视作文理综合性大学。1949年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大学,1953年在哈尔滨创建军事工程学院(后来演变为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校),1958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重点建设,分别培养干部及理论人才、军事国防技术人才、尖端科技人才。1958年起,部分大学开始取消讲师、助教、副教授、教授学衔,统称教员。1966年,中央认为毕业生考核制度是旧社会的产物,高等学校毕业生不搞毕业设计,不写毕业论文。总体上,1949年以后的三十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受到严重摧残,许多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遭到了灭绝。大学被视为纯粹的工具,沦为行政的随属,教学常常不能正常进行,科研更是受到极大冲击。这一时期,一些专门性质的学院、工科性质的学院和部分综合文理大学先后成为重点建设的院校,集中在北京的高校为多,科研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漫长的年代里,高等教育已经远远不能和1949年以前相比。和1912年以前大清的帝国统治一样,封闭的集权不可能容忍自由的学术研究。事实上,不仅仅是丧失了大学的精神、职能和机制。譬如,那些工科性质的学院,包括工科大学,和1949年以前的北洋、交大两所工科大学差别很大;单就教学来说,当时的交大和北洋,除了给予学生工程技术的专业教育外,还辅有良好的人文教育,培养完整的人。譬如,以前的大学有很好的学科交融,这是国内所谓综合大学的文理大学所不具备的。其实,一个学校即使汇集了所有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很好的交融,没有赋予学生基本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也不过相当于许多专科学校机械的堆砌而已,算不上真正的University综合大学,也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学生。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还在不同程度的延续。后来出现学院改大学,比如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改名为东南大学,大连工学院改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改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结果也是名改实不改,而且易致主次不分,变得大而全,更少特色。同样,现在虽然有很多大学冠以交通大学的名称,却很难找出一所有当年交通大学形神的大学来。不过,那一年代,在一些大学也不乏用心读书者,如当时曾经名师荟萃的中科大、哈工大、复旦、人大等校,到现在也出了不少人才。

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

为什么南开大学被称为最“尴尬”的大学?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南开大学被称为最“尴尬”的大学?的相关内容。

网友一: 一一教育网

作为南开化学系的毕业生,我想说,我们化学就是仅次于北大啊~尤其是有机~南开有三大牛专业,化学,数学和经济。这仨专业绝对在全国数得上。南开的文科也很强,历史由甚。

南开的尴尬主要由于其地理位置,在闭塞的天津。作为一个广州人,第一次去天津时真是一言难尽。加上南开天津人河北人特别多,天津人非常"恋家",我有天津同学上大学时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北京。很多天津同学毕业后会选择去隔壁天津大学读硕博,实在无法理解。

在闭塞的环境下,不如南方大学发展快也是理所当然了~

网友二:

南开在几十年前,名声很大,尤其在北方可以争一下老三。

但是近几十年来,一些南方的大学名声越来越大,南开位置逐步下滑,以前自称南大,现在一提南大,比较尴尬,因为大多数人,尤其是南方人,都认为是南京大学。

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南方人,很少愿意来北方上学,尤其是大城市的,结果就是大量南方优质生源去了复旦,上交大,南京大学,浙大还有中科大。而北方优质生源,和部分的全国优质生源都去了清北。南开得不到优质的生源,排名越来越靠后。

第二,近年来,南开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展现出来。存在感不强。

第三,各界没有名气很大的校友。

南开是很好的大学,现在没有得到应有的位置排名,确实比较尴尬。可能是离清北太近了,正如天津做为直辖市,离北京太近,发展不起来一样。

网友三:

南开大学并不尴尬,尴尬的是许多南开人的心态。把南开称为南大只发生在天津,出了天津所有人都认为南大说的是南京大学。其实南开大学也是响当当的名校,说南开全中国都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硬往南大上靠。当下南开大学与清华北大等学校一样,在教书育人各方面乏善可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根本原因是时代的问题,不展开分析了。那是中国教育整体的尴尬和悲哀

网友四:

南开大学是一所低调而有实力的大学,在中文,历史,经济,数学,化学等学科位于全国前列。在广东省的录取分数处于11~15位,一直超过善于造势的武大,华科。我曾在南开短期学习过,对其浓厚的学术氛围记忆忧新。遗憾的是,在华南地区,其知名度在普通百姓中,影响力不够。去年,我朋友的小孩考上南开大学化学系,有一个SB,还问怎不读华南师大的化学系,这可是211大学啊,吹牛吹到宇宙去。我弱弱地说:南开大学化学一个系,其院士的数量,就超过整个华师,其化学实力在中国仅次于北大。

网友五:

唉,你们有什么尴尬的,怎么也算名校。我们湘潭大学才叫地位尴尬。当年想做成南清华的学校,可以地理位置太偏,虽然偏僻一点,地盘大,好读书的地方也无可厚非。但是,最尴尬的事,一所从一开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重点,不是那种后来靠并了很多学校才是所谓综合性的??并且,以前都是湖南排名靠前,后来就因为弄个211,被湖南师范大学抢了,最后呢?一个师范类的学校能有多少发展,却硬生生将湘大给弄的不尴不尬。唉?真不知道说啥好?

网友六:

我是南开的学生,近些年南开确实发展的不温不火。踏实,内敛,稳重是南开学子给外人的印象。教学质量很棒,我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好喜欢,有风度,知识渊博,和学生的关系也好。但是很奇怪很多学生不太听说南开,可能坐落在天津(北京的影响),可能近年来没著名人物,但实际上南开有很多教授在所在领域很有知名度走在前沿的,真的很棒。学风特好。来从没后悔。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整理的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一一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一教育网:www.glyydy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近代的“中国大学”现在还有吗?改名了?”相关推荐
现在还有三本吗(现在还有三本吗)
现在还有三本吗(现在还有三本吗)

现在还有三本吗(现在还有三本吗2021) 确实有的省取消了三本,但是有的省没有取消,但是这是一个趋势,而且很有可能以后所有省都会取消三本!现在不是有三本书吗有的省份没有三本,基本上是二本三本结合。不过还是有几个省有三本的。取消三本对现在的高考考生没有影响。如果是在2018年取消三本的省份,报考时没有三本的考生是在2021年。这是给高一新生 确实有的省取消了三本,但是有的省没有取消,但是这是

2024-08-27 07:27:52
泰国西纳瓦国际大学,现改名为泰国经贸大学,学校还被认可吗,是正规院校吗?
泰国西纳瓦国际大学,现改名为泰国经贸大学,学校还被认可吗,是正规院校吗?

泰国东方大学好不好 泰国东方大学的评价如下: 东方大学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该校开设本科层次的学位教育,在校学生人数12000人,作为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大学,在近60年的发展中,学校飞速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知名综合性大学之一。 该校设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马尼拉和卡卢坎,马尼拉是主校区。东方大学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致力于推动高质量教学的发展方针,使得该校在许多

2024-08-24 19:11:29
志愿填错了,大学开学还能改吗?
志愿填错了,大学开学还能改吗?

志愿填错了,大学开学还能改吗? 专业选错了,大学开学还能改吗?我填志愿的时候填错了,请问还能改吗? 是已经被录取了吗?如果是已经被录取的话,专业是不能改的,如果楼主有关系的话,趁还没开学,现在就办好,不要等开学。如果没关系的话,一般高校大二都可以转专业,但是成绩要求比较高。 高考志愿填错了,还能改吗? 没有签名确认就可以改,但是签名之后是真的改不了啦。 志愿填错了能改吗

2024-07-29 15:46:52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情况怎么样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几本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情况怎么样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几本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在全国排名多少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是几本?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是几流大学?值得上吗?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王牌专业是什么……想必大家在报考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之前,都怀有这一系列的疑问。 本文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整理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招生批次、办学层次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及认可度怎么样等信息,带领大家全方位了解

2023-05-24 07:54:55
西南交通大学现在还有二本专业吗
西南交通大学现在还有二本专业吗

西南交通大学现在还有二本专业吗 截止于2021年7月, 西南交通大学 已经取消二本录取及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 双一流 ”“ 211工程 ”“ 特色985工程 ”“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 学校有44个专业进入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卓越工

2024-06-11 16:53:16
为什么到现在了,还是没有录取轨迹信息
为什么到现在了,还是没有录取轨迹信息

为什么到现在了,还是没有录取轨迹信息 需要教育考试院整理数据。 录取轨迹在招生院校录取工作全部完成,录取数据返回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录取场,经过一定时间的复核、整理后才对外公布,同时还要公布院校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等情况。 因此,一般情况下,某批次的院校录取轨迹要在本批次录取工作开始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才能开始陆续查到,直到该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后的第二天。 扩展资料: 考生在

2024-08-05 11:33:50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在福建招生计划(招生人数)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在福建招生计划(招生人数)

一、2024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福建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福建2024物理本科批测控技术与仪器126000/4福建2024物理本科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6000/4更多数据请进入:{$cate_url}二、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简介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于1999年经浙江省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

2024-07-03 15:18:16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在浙江招生计划(招生人数)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2024在浙江招生计划(招生人数)

一、2024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浙江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自动化2126000/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6000/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质量管理工程823000/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6000/四年浙江2024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机械电子工程

2024-07-03 16: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