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急急急!!!!四川高考网上报名是怎么弄的?先在网上报名然后隔几天再交报名费?还是报名的时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攀枝花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高校加10分,其他高校加25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高校加5分,其他高校加10分。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四川省内高校在川招生。省外高校在川招生时,若学校认可四川省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则按四川省政策加分投档,由学校根据其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若学校明确认可的加分分值上限为20分,则投档时按学校要求执行。请招生学校充分考虑四川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促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政治高度,给予理解和支持。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法律依据:《四川省 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实施规定》 5. 下列考生,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和录取的专业。
(1)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宣汉县、叙永县、古蔺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荥经县,仁和区、金口河区(以下简称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科第一批录取高校(含本科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高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高校)加25分,其他高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高校加10分,其他高校加25分。
(2)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高校加10分,其他高校加25分;其汉族考生,报考本一批高校加5分,其他高校加10分。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加分分值超出20分的项目,原则上只适用于省内高校在川招生。省外高校在川招生时,若学校认可四川省上述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则按四川省政策加分投档,由学校根据其录取规则决定是否录取;若学校明确认可的加分分值上限为20分,则投档时按学校要求执行。请招生学校充分考虑四川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促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政治高度,给予理解和支持。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急急急!!!!2016年四川高考网上报名是怎么弄的?先在网上报名然后隔几天再交报名费?还是报名的时
各市州招考委:
我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报名工作将于2015年12月26日至30日进行。为了做好报名阶段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2016年高考报名按2015年教育部规定的条件审查办理。若教育部正式文件下发后对报名条件有调整,则对调整所涉及的相关考生重新进行资格审查。2015年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条件如下:
1.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⑵高级中等
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⑶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
⑵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⑶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⑷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考生;
⑸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3.报名参加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的考生,须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中师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其余报考条件与普通高考相同。2016年招生专业类为:农林牧渔类、土木水利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一类、信息技术二类、加工制造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文化艺术类、旅游服务一类、旅游服务二类、轻纺食品类、医药卫生一类、医药卫生三类、材料类和全国供销合作社。
报考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一类、信息技术二类、旅游服务一类、财经商贸类和土木水利类等6个专业考试类的考生,须取得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一个初级(或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经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后方具有报考资格。
报考医药卫生三类的考生须是就读中职学校前户籍为阿坝州、甘孜州和凉山州的阿坝、甘孜、凉山三所卫校农村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
4.藏区“9+3”应届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办法按照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藏区“9+3”应届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函〔2011〕133号)的要求执行。
二、报名办法
1.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包括普通高考统考生,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考试考生,藏文、彝文一类模式高考考生,保送生,少年班考生,
特殊教育单考生及高水平运动队单考生等)均在常住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报名。有地域性加分录取照顾政策县(市、区)的考生须具有连续三年以上当地正式户籍(即其户籍在2013年8月31日以前已在当地)才能享受当地加分录取照顾政策;其中三州十七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也才能报考省属院校举办的少数民族预科。
2.报名分为网上填报基本信息、现场确认和网上缴费三个阶段,具体报名安排由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周知考生。所有考生报名时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并作为审查考生的姓名、出生日期、族别、身份证号、户籍等信息的依据。
3.凡父母在我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15年12月24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办申请,提供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经审查,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
在外省就读或务工的四川籍人员,若不符合在当地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应回川报名考试。
4.报考医药卫生三类的考生,由就读中职学校组织本校符合条件的考生持二代居民身份证,到就读中职学校所在县(市、区)招考办报名。
5.在四川省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侨民,持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外侨居留证》,在定居所在的县(市、区)招考办报名。
6.考生基本信息由考生本人在网上按要求输入,考生评语等其它信息由报名点负责输入。考生须在2016年1月6日至15日在县(市、区)招考办或县(市、区)招考办指定的地点对报名信息进行现场确认,同时采集考生二代身份证信息,核对并校准考生网上报名信息,然后采集考生的面颊特征及指纹特征信息。
7.考生必须认真核对《报名登记表》上照片、姓名、民族、身份证号、户籍地址、户口性质、毕业学校、应往届等基本信息,无误后签名确认,并对真实性负责。一经确认,考生基础信息不再更改。因填报信息不准确或输入、确认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未经确认,考生的报名无效。
8.在县(市、区)招考办进行现场信息确认时,所有考生须签订《考生报名考试诚信承诺书》。
9.报考普通高校的考生,可兼报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中职学校。
10.普通高考报名考试费由考生在报名现场确认后、1月22日前通过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标准按《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
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文件执行,即每生130元。未缴费的其报名无效。
三、体检工作
所有考生均应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以下简称体检),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
体检工作由县(市、区)招考办和卫生部门组织实施。体检须在指定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进行,主检医师应由具有副主任医师(含)以上职称、责任心强的医生担任。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须按省招考委、省卫生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09〕11号)、《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手册》、省招考委、省卫生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9号)、省教育考试院《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的通知》(川教考院招〔2010〕51号)和省招考委、省卫生厅《关于普通高校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的通知》(川招考委〔2013〕10号)等有关要求,对考生体检作出相应的、规范准确的结论,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体检结论为“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考生,由县(市、区)招考办组织复查一次;复查后不能作出准确结论的,经主检医师签署意见,县招考办介绍,由市州招考办确定医院再复查一次;仍为“学校可以不予录取”者,不再复查。主检医院或相应的医疗单位应对《体检卡》的填涂进行检查,确保医生签名、医院盖章完整规范。非招生机构指定的医疗单位为考生所提供的体检材料,一律无效。
体检费按各市州物价、财政部门审定的标准执行。负责体检的单位除按规定收取考生体检费外,不得再收取其他费用。
各地招考委应加强对体检工作的领导,强化督促检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保体检工作质量,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高考报名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严格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 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本地高考报名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高考报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与报名资格审查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结合往年在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普通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2.认真细致,规范操作,切实做好报名信息采集工作。各报名点要组织考生严格按照报名系统的流程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采集有关报名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程序及各项报名手续。信息采集完成后,要组织考生本人对系统生成的《报名登记表》进行认真校对并签名确认。
3.严格审查,认真把关,切实做好考生各类资格审查工作。各地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招考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委、省监察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 〔2009〕6号)以及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川招考委〔2015〕26号)规定的办法,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统计、民委、招生部门以及集体报名单位对考生报考资格共同审核、把关的机制,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方案,强化管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落实责任,严防“高考移民”、违规报名等事件的发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考生的毕业学校、应往届属性,公安部门负责审查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族别、户籍地址、户口性质,已经进行户籍改革的地方的统计部门负责配合公安部门界定考生户口性质,民委负责对有疑问的族别进行认定。纳入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招生实施范围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还要负责审查考生当地高中连续学籍年限和是否实际就读,公安部门还要负责审查考生取得现当地户籍的年限和考生法定监护人户籍是否在当地。
加强对享受录取照顾考生及特殊类型考生的审查工作,分类别认真履行申报程序,严格按条件进行资格审查,按规定时间和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对弄虚作假或不符条件者,要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并对有关部门及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4.加强宣传,搞好服务,切实做好高考报名指导工作。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加大2016年报名办法及实施程序等的宣传。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诚信教育,要组织考生认真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等有关规定。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采取多种形式为考生报名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认真做好报名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生报名指导工作,以热情的服务态度,良好的工作效率,让考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
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委员会
2015年12月16日
一一教育网
2015高考扶贫地区有哪些四川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15高考扶贫地区有哪些四川的相关内容。
2015年四川高考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1、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仍然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68个,名单见附件3),其报考条件严格按照《通知》规定执行。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
绵阳市: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广元市:昭化区、朝天区、剑阁县、旺苍县、青川县、苍溪县
乐山市: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南充市:仪陇县、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
宜宾市:屏山县
广安市:广安区、前锋区
达州市:万源市、宣汉县
巴中市: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恩阳区
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甘孜州: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2.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名单见附件4),其报考条件严格按照《通知》规定执行。
3.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仍然为我省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名单见附件4)。参照国家规定的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地方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相应调整为:申请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高校专项计划及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
成都市(2个):大邑县、邛崃市
攀枝花市(3个):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泸州市(3个):叙永县、古蔺县、合江县
绵阳市(5个):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盐亭县、梓潼县、江油市
广元市(7个):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利州区
遂宁市(2个):蓬溪县、大英县
内江市(1个):东兴区
乐山市(4个):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
南充市(6个):仪陇县、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阆中市
宜宾市(10个):屏山县、翠屏区、南溪区、宜宾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
广安市(6个):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
达州市(7个):宣汉县、万源市、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渠县
巴中市(5个):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雅安市(8个):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眉山市(1个):青神县
资阳市(1个):安岳县
阿坝州(13个):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甘孜州(18个):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州(17个):木里藏族自治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雷波县、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甘洛县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一一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一教育网:
www.glyydyj.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