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2024-07-09 18:39:01 | 一一教育网

一一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一战打基础,二战985。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研究生学历已经逐渐成为一份好工作的必要门槛,与此同时考研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甚至是已经工作的上班族参与到考研中来。

众所周知,考研的通过率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很多考生在面临考研失败后,都会选择继续坚持考研,也就是所谓的“二战”,那当考研失败,是否还应继续坚持?选择二战?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又应该去考虑哪些因素呢?

考研竞争愈演愈烈,“二战”上研已成常态?

近年来,考研人数总体不断上升。据统计,2021年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已达377万人,相比于2020年的341万人,有较多的增长。

考研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录取人数仅有99万人,也就是说考研的录取率只有30%。由此可见,每年都有大批考生倒在了考研的“战争中”。

相比之下,二战考生的录取率约为70%,并且随着每年考研人数的不断上涨,二战考生比例也越来越大,也就是说,随着考研大军人数的不断膨胀,“二战”乃至“三战”上研的情况已经越来越趋于普辩乱遍。

尽管二战考生的录取率较高,上岸也并非易如反掌,二战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压垮很多考生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我们面临考研失败的现实,究竟是选择去工作,进入职场,还是选择继续“二战”?若我们选择二战,那么这些问题应该考虑清楚。

选择继续二战?别急,这些问题你应考虑清楚,否则将错判了形势。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我们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什么去考研。

如果我们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量,提升学历,那二战是肯定有必要的。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社会工作的竞争,选择盲目从众,跟风考研,那选择二战是不值得,这种情况就算是考上了研,读研的过程也会非常痛苦。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这样要比盲目考研要好得多。

其次,自己的经济情况允许二战吗?

选择二战,意味着没有工作和收入,错失了应届生找工作的优势。然而考研要买很多复习资料,还要花钱报名一些课程,这些都是不小的经济负担,如若选择边工作边二战,复习时间将会被大大压缩,二战的成功率也会随之降低。

所以如果自己的经济条件比较差,选择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工作也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二战所带来的的心理压力要远大于一战。由于身边的同学工作的工作,读研的读研,而自己还在继续考研,与此同时,高强度的复习,身边没有人说话的孤独,都会使我们的内心备受煎熬,如果自己没有办法去承担这些心理压力,二战的结果大概率也会是失败。

这些因素都应该考虑清楚,选择继续二战,又应该做哪些准备,以渗桐应对接下来的复习和考试,提高自己二战成硕的成功率呢?

在开始二战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以提高二战上研的成功率?

在选择二战之前,我们首先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对第一次的复习和考试进行复盘,找到第一次考试失败的主要因素。比如考研成绩中英语的成绩较低,就要反思自己在英语这门科目的复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丛灶坦”。

这样才能避免在第一次考研中所犯的错误,成绩才会有显着的提升,如若找不到自己在复习中的问题,那么选择二战的结果也会和第一次差不多。

另外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报考院校的目标专业进行评估,比如第一次自己的考研成绩可能不错,但是可能因为报考院校该专业的报录比较高,导致我们没有通过初试,这种情况下就要好好考虑是否继续考该校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毕竟选择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报录比较为平和的学校和专业,将会大大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写在最后

考研,总归来说,只是我们人生中一段很短的经历,如果考研失败,在选择二战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充足的准备。如果选择去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放弃考研,这也无可厚非,没人丢人的。毕竟,人生没有一条必须去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得开心和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咸阳二战考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方法?

对于一战失利,二战择校问题,学问其实非常大,毕竟每个人实际情况不一样。实力不够勇气来凑,很有可能造成二次碰壁的窘境。如果一战险败,二战降一个难度等级,那么即使上岸了,你也会发自心底的后悔(如果当初选那个就好了)

不仅仅包括以上情况,我们还要把复试失利的情形算进去。

一.进了复试还是失利怎么办?
复试正常发挥,如果还是被刷,那么果断换同等级学校,因为公共课一样,只不过专业课有差异,这个问题不大(出现这种情况,两方面原因,自身这一块绝对有不被接受的点,可能是本科院校问题等,对方因素可能压榨严重,存在过于注重挑选优质生源等现象,并且如果第二年还考这个,学的还行接着进复试,还不一定上岸,到时候更难受,如果没第一次发挥好,那真的是五雷轰顶)

二.离院校线就差一点怎么办?
如果没进复试,初试分数在院校附近徘徊,那么第二年可以再冲一冲,着重安排各科薄弱点,吸取一战失败的经验教训,化第二次为力量,并且二战也轻车熟路,并不需要花费太大精力在查找资料+专业课上,可以省出更多时间学习。通常这种情况下,只要再努努力,上岸基本没大问题。(而且复试阶段导师知道你确实想来这个学校,说明客观情况,想读这个专业,就冲这个韧劲,我要是导师第一个收你)

备考的时候看过一个考研择校课,讲课老师是某985博导,他说的就非常透彻,其实人想往高走很正常,只想着往低走才不正常。考研能让你满血复活的机会不多,用一次少一次,可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综合考量自身情况,量身打造选择一个最契合的方法,避免自己再受一次伤呢,所以按照他给的综合加分项,本科二本一战985,真的不敢想,但最后还是做到了,真心感谢他!

三.刚过国家线但还是没上岸怎么办?
如果一战分数不理想,离院校线很远,但过了国家线,那么你得考虑考虑,是不是应该换一所院校,把目标定低一点。

四.没过国家线怎么办?
如果一战连国家线都没过,这个就复杂了,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有的人一战分低,二战很有可能一战封神,这种情况下,你选个普通一本/二本,那么事后绝对后悔得想撞墙。所以对于没过国家线问题,要细化到具体科目,对于理科类,如果数学分数极低,并且理科思维不太好,那么第二年你一定要把目标定低点,能上哪个上哪个,有时候数学就很玄学,不是说努力就行的,还要再多一些思考(自行揣摩)。如果说专业类似文科类目,第一年没考好,那么第二年你只要多下功夫,总结经验,潜下心来,那么明年还是一条好汉,报一个射程范围附近或者偏高一点的都没问题,毕竟人还是要有理想的。

五.本校生考研失利怎么办?
如果说你考的是本校还没上岸,那么基本存在两种情况。一些院校招不到人或者每年人去的很少,甚至本科老师还给透点专业课题,这你还考不上,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另外一种就是本科院校很好,竞争压力大,即使考本校,老师们也只能给你承诺:上岸后来我课题组,没其他过多开小灶环节。那么既然有想法,第二年还是可以尝试的,毕竟考本校进了复试,好好说一下情况,大多是会“照顾”一下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其他院校学生基础照本院校基础差一些,或者平时教学方案不同,读研之后外校生会存在一定过渡期,本校则不用,因为很有可能做毕业设计你就跟着老师学习了)

我当时就是这样的,研一上学期都在补基础,因为专业方向在本科根本没有涉猎,所以不管放假还是在校都在追进度,如果你肯努力的话,半学期就会拉平这个劣势,持续这个势头(早7晚11),你很快就能把大多数人甩在外面,别人还在看文献的时候,你的第一篇paper基本已经新鲜出炉了。

本校生考研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如果学校能给培训一些,或者教一些“知识”,那么对于你的专业课绝对是一大助力。一定要脸皮厚,以后想跟哪个老师做科研,就多交流多走动,最好毕设就跟着他做,提早进项目组好处非常大,一是寒假之后你就已经在接触未来的学习方向,另一个就是和实验室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哪怕混脸熟也是好的,毕竟以后可能会找他们帮忙,到了新生报道的时候,你的学习进度已经甩开他们一大截。

六.跨考一战失利怎么办?
如果说你考得是热门方向,比如金融计算机,本科还没学过这个,可想而知,一是导师对你的专业程度抱有怀疑,二是你很有可能没进复试就被考研大军战于马下(宇宙机可不是白叫的),浙大计算机每年报录比你可以看看,几百人上千人挣那么点名额,真的是拳拳到肉。两条路,一是二战继续干,哪怕失败而不后悔,想清楚这一点,调剂不好调甚至走不上。另一个就是换专业,挑个轻度or中度内卷的就可以,毕竟人还是要给自己一些压力的。数学不好的不用死磕数学,不妨看看其它不考数学的专业,或者如果你的文科功底比较好,也可以考虑。

选择很重要,如果赛道走对了,那么可以省一半努力!

我身边就有二战失败三战上岸的鲜明例子,他们其实也算是幸运儿,因为每年多少人重新开局却惨淡收场,看过一个纪录片,二本生考清华,五年连续进初试,分数非常高,有两次还排在前几,可是五次都没要他,记者问完他决定考第六次,这种人其实我很佩服,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前进,但还是要考虑现实,如果年龄过大去读研,那么真的就错过了最佳年龄,很多冥冥之中该是你的机会就此白白错失。

这次如果失败,不要紧,谁说考研只允许一次的?谁说好学校就不能二战上岸!我就是要让大家看看,第二次我绝不会败!现在想想,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

咸阳这边考研可以来咸阳师院领硕考研咨询哦,根据你的情况给你完整规划计划。

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往届毕业生二战考研报考点选择及一些问题。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往届毕业生二战考研报考点选择及一些问题。的相关内容。

通常网上报名时选择的考点,就是现场确认和去年参加入学考试的地方。

无论工作还是未工作,都可以回户口所在地考试,注意是户口所在的省或者市和用户在哪里上的大学以及档案在哪里无关。工作所在地考试(但应注意部分地区要求社保及工作证明,具体看当地要求)

报考正常情况下选择非定向,除非有工作单位的,工作单位推荐用户来读研,之后回到工作单位,选择委培,如果是有合同单位,并且学费由单位出,那么选择定向,自筹在教育学心理学的考研中很少有人用到。

扩展资料:

用户考研注意事项:

复习时就要抓住考试这个根本,从分析考试大纲和真题入手,确定复习重点,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搞透,不要妄图面面俱到,否则时间肯定不够。还要注意把握记忆规律,平时不会做或做错的题要特别注意,最好隔段时间就要重做一遍,直到它真的成为用户的东西,否则考试时就会觉得许多题都似曾相识,却就是做不出。

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题要有一定的量,不要只看例题,不动笔练习,还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归纳总结,适当记忆,还有要重基础,明主次,把握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舍本逐末,花时间做无用功,还有就是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到考试结束。 一一教育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考研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一一教育网:www.glyydy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考研一战失败,该不该二战?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