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22:04:21 | 一一教育网
大家都知道,建筑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建筑学又是艺术专业留学的热门。所以,今天美行思远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
1、麻省理工学院(MIT)
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任系主任魏尔受到的是巴黎工艺美院的传统建筑教育,所以MIT建筑系在成立最初也是以这个体系为基础。到了20世纪学校才逐渐转型,开始作为现代建筑的引领者被为大家所知。
2.伦敦大学学院(UCL)
伦敦大学学院的巴特莱特建筑学院则是伦敦大学学院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也是世界公认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学院之一。2017年QS建筑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麻省理工建筑学院。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其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Aula建于1964年,由荷兰建筑师Jacob Bakema于设计。设计上Aula可以被认为是当时粗犷主义混凝土建筑风格的代表。
4.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作为该校的重要教学特点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学院创立至今经过一代代教授们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各个方向上保持着活跃的探索的系统。其著名的“表皮”理论(Bekleidungstheorie)经由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进一步演绎,在上个世界末的几十年里再一次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5.曼彻斯特建筑学院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成立于1996,是曼彻斯特大学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一项创新协作。由两所学校超过一百年教学经验的建筑系联合产生的,英国最大的一所建筑学校。
6.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在1874年开始了哈佛大学的第一堂建筑课,而真正的建筑系则在1913年成立,后来直到1936年才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三大专业组建了设计学院,转年由格罗皮乌斯执教,并陆续培养出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保罗鲁道夫、桢文彦等众多杰出的建筑师。
7.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建筑系旨在成为区域杰出的建筑设计、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中心。在设计技术方面,建筑系的研究重点是可持续建筑、建筑环境与设计计算;在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则是侧重亚洲建筑的传统与现代研究;在城市研究方面,着重亚洲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的高密度发展,目标是开发高容量的模型,以应付高速城市化的需求。
8.香港大学(HKU)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于1950年创立。建筑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建筑技术与知识,为日后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及其他硕士课程,如城市规划、园境规划及建筑文物保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9.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至今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以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筑“体形环境论”为特色,后三十年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的 “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建筑教育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始终引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10.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立于1881年,身处曼哈顿这个充满活力的大都会自然地在现代城市规划相关的领域有着先天优势。师资方面也能够时常引进年轻的纽约新锐建筑师。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评论家弗兰姆普敦,仍在进行活跃的建筑实践活动的史蒂文霍尔、弗兰克盖里,新生代的建筑师格雷戈林等等。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建筑学专业世界大学排名的介绍,对建筑专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更多关于建筑设计留学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美行思远艺术留学顾问。
阅读此文章的人还阅读了...
十所世界交互名校,排名不分先后。
① 卡耐基梅隆大学
虽然总体来说排名不分先后,但的位置还是不得不给卡梅,这也是世界所有交互院校公认的排名。
作为世界上最早开设人机交互专业课程的院校,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交互设计如今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积淀是很难被超越的。
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均是卡梅的合作企业。
一众名企无疑是卡梅最好的教学资源,人机交互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先进的交互项目,这也形成了一个循环,让卡梅能一直保持全球的位置。 一一教育网
不过作为世界上最好的交互专业,卡梅的申请要求也极为苛刻,例如在语言方面,托福要求100+,且单项25+;雅思要求总分8.5+,且单项8.0+。
② 伦艺-伦敦传媒学院
卡梅虽然是最好的,但比天高的申请门槛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相比而言,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LCC的交互专业申请则亲民许多。
LCC的交互课程综合性很强,强调交互在不同领域的跨界研究。
学期,课程将专注于对交互设计理论与研究方法论的探索;第二、第三学期会带领同学们在实践中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机关系,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设计;第四学期则是项目的落地与毕设。
因此,LCC的交互设计虽然也是人机交互方向,但更偏设计而非科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交互发展的新模式。
相比于卡梅,LCC的语言和背景门槛就要低很多了,比如在语言方面,与伦艺其他专业的要求一样,都是雅思总分6.5+、单项5.5+。
不过,作为艺术院校,伦艺在作品集方面的要求就比综合院校要苛刻多了。
③ 皇家艺术学院
皇艺没有交互设计,因为它将交互设计分为两个方向,分别融入了两个不同的专业:服务设计和创新设计工程(IDE)。
其实2015年之前皇艺是有交互专业的,只是后来根据不同的授课和发展方向,将交互分成了现在的这两个专业,分别授课。
服务设计方向是紧贴着商业的,从课程设置中不难看出很多课程都偏商科方向,比如企业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执行、数据科学、产品服务系统等课程;
而IDE项目则是皇艺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课程虽然也隶属于交互设计范畴,但该项目同时结合了设计、科技、艺术、工程、商业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并且十分注重团队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
④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的电影专业举世闻名,而与电影同属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NYU-Tisch)的交互设计专业也是纽约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
NYU是全球极少数开设有两个交互专业的院校,分别是ITP交互通讯设计和IDM综合数字媒体。
ITP是一门为期两年的研究生课程,注重批判性的思维、创造性的探索,以及在试错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
ITP每年的课程不是完全相同的,像创意编程、焊接电路、新媒体艺术史、VR、监视器纪录片等课程,一直在紧跟时代潮流而发生着变化。
而IDM课程则更偏理科多一些,强调科学技术在艺术研究与实践中的应用。
IDM课程整合了艺术环境中常见的主题,如交互式媒体、信号处理、人机交互等,可以让同学们更能接触到化、最高端的教学设施,例如音频实验室、VR实验室、行动捕捉实验室、创客空间等。
⑤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是QS艺术设计学科排名澳洲第1、全球第15的艺术名校,在澳洲多个设计学科领域名列前茅。当然也包括交互领域。
RMIT的交互设计偏交互媒体方向,与游戏动画合并为同一个专业,学生将在Studio中体验沉浸式的交互学习过程。
由于与游戏动画合并的关系,RMIT交互专业的同学还将同时学习到包括2D/3D动画、动态影像、视觉特效等专业知识;
不少学生在毕业时,作品还有机会入围墨尔本世界动画节,获得名企的实习和录用机会。
正是因为该专业强大的跨界性,使其成为了澳洲最受欢迎的交互设计,申请竞争十分激烈。
⑥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CCD)坐落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附近,以其排名全球的交通工具设计专业闻名于世;
但其实,ACCD也在本科期间开设了交互设计课程,而且因对实践性的重视而享誉全美,在授课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ACCD的交互设计课程强调核心方法、工具与制作过程,带领学生更深入地去理解用户体验与创新路径,发现交互设计的突破点。
因此该校的交互专业学生除了要做手工模型,还要学习大量的调研方法,以及如何将视觉化的东西转化成代码,学习内容很多,课业较重,但也都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⑦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GSA)是英国排名第3的艺术名校,仅次于皇艺和伦艺,由于该校始建于1845年,历史悠久,在英国人眼里其实是超越伦艺的存在。
GSA虽然是一所古老的院校,但是在创设新型专业方面却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交互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GSA的交互设计专业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增强人与产品、服务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不同于其他院校,GSA交互专业的研究重点在于人而非技术本身,学生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产品设计和系统设计,更加重要的是用户的体验;
用户体验作为一种产品竞争力的体现,则变成了GSA交互设计思考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也正因如此,GSA的交互设计其实更能改善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具实用性和商业价值。
⑧ 拉夫堡大学
与GSA类似,拉夫堡大学的交互设计也偏用户体验方向,重点提高学生在用户体验、服务设计、交互设计三个方面的系统思维和创意能力。
具体到课程方面,学期,同学们主要学习设计方法论,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进行用户界面及用户行为轨迹的设计,并通过测试了解可用性与可访问性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
而第二学期,课程则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体验设计师在设计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作用,了解服务设计与社会变革设计的相关知识,并完成最终的毕业设计。
在英国,拉夫堡的交互设计口碑完全不逊色于皇艺和伦艺,且同时颁发MSc和MA两种学位,可供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自由选择。
⑨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的交互设计专业只开设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与多数美国院校一样,强调交互概念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价值。
相比于其他院校,SVA的交互设计更加商业化,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力求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实现学业与产业的无缝衔接。
具体到课程方面,SVA的交互设计主要分为app的界面设计和交互数字媒体两个大方向:
APP界面设计方面,SVA将会引导学生结合不同领域的APP进行调研,找寻不同APP界面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找寻美观度和实用性的平衡点;
交互数字媒体方面,SVA专注于扩展交互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媒体、品牌、装置,甚至是空间、音乐中加入交互设计思维,实现不同学科的跨界融合。
⑩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在QS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中位列分类下位列全球第16位,是中国仅次于同济大学排名第2的艺术设计类名校。
曾经,香港理工有专门开设交互设计,但是在2021年,该专业官宣改名为智能系统设计(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在课程上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顾名思义,香港理工此次在交互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技术、系统理论、创新设计等新元素,让本就已经是新兴专业的交互设计有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这门专业开设的意义也是想要通过系统性设计创新,去发展和推进人工智能、工业4.0、机器人和AloT(AI+loT)等先进技术和流程,为国内目前高速发展的科技事业增加新的人才输出。
2023-10-13 06:00:34
2023-09-24 17:51:55
2023-10-24 04:07:09
2024-01-10 16:37:35
2023-10-11 08:40:44
2023-09-26 07: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