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5:56:31 | 一一教育网
近年来,广大考生的主流报考趋向集中于热门专业,如医学专业、 计算机专业 等职业发展较好,工作稳定的优势专业。在新高考“3+1+2”模式中,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对选科组合难免有所疑问,学医必须学物 化生 吗?选物化生还是物化地?
一、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
一般来讲, 如果考生想学医,那物化生就是最好的选科组合。 我们会从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严格要求等方面剖析,以供大家参考。
1、各大高校医学专业的报考条件
大多数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要求考生的首选科目为物理 ,例如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汕头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 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等,这些院校还有再选科目的要求,考生需要在 化学和生物两门科目中,选考其中一门 。
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报考条件更为严格 ,如天津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苏州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要求考生将 物理作为首选科目 ,还要求考生的两门再选科目 必须为化学和生物。
由此看来,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科目都是各大院校医学专业十分看重的科目。物化生的选科组合涵盖范围比较广,考生基本上能报考大部分高校的医学专业。对成绩优异,想报考医学专业的学霸来讲,物化生确实是具备一定优势,好处较多的选科组合。
2、物化生的显著优势及难点
据各省考试院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考科目要求(3+1+2模式)》显示,各院校专业类及专业数一共有30559个,而物化生组合可以报考的院校专业众多,据统计数据表明, 物化生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达到了98.62%。
如果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选择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涵盖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但物化生组合的 学习难度比较大 ,这种选科组合对学生的 逻辑思维 及抽象理解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物化生选科组合的 竞争也比较激烈 ,众多学霸都会选择物化生作为选科组合。
当然考生想学医,首选肯定是物化生选科组合。物化生组合基本上能报考大多数高校的医学专业,在考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面,物化生组合也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学医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 一一教育网
一般来讲,想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选择物化生组合更好。
说实话,如果选科组合中没有 化学 ,那考生能报考的高校医学类专业就比较少。
高中化学与医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考生如果没有扎实坚固的高中化学基础,那学习各大高校的医学专业难免有些吃力。
因此,在物化生和物生地两套选科组合中,肯定是前者优势更为突出。根据目前的主流趋势来看,想学医的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物化生组合。
如果考生追求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自身成绩相当优异,在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自己也能做到力争上游,那物化生组合非常适合考生取得好成绩,报考高校比较好的医学专业。
物化生怎么赋分如下:
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等级赋分制只适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计算。即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的物化生政史地6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市的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个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
扩展知识:
新高考实行后,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讲,最大的变化在于选考科目赋分规则的变化。
即考生所选考的科目(物化生政史地),最终计入高考的成绩不是卷面成绩,而是经过赋分转化后的成绩,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赋分的计算方法!当然了,高考成绩公布时,肯定不需要我们自己在单独计算,但是提前了解一下总是好的。
选考科目的赋分制计算方法需要依托三个数据:本省公布的赋分等级表、选考科目的卷面成绩、选考科目所有考生的成绩排名表。
我国现有两种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和“3+3”模式,本文将以“3+1+2”模式为例,分析“物化政和物化生哪个容易赋分”这个问题。
在“3+1+2”新高考省份,两个首选科目——物理和历史会直接以卷面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要赋分的科目仅有四个再选科目,分别是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
在赋分的时候,选科的人数越多,赋分会越合理,所以选生物是更有利于赋分的。不过,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不喜欢生物,生物的成绩也比政治差很多,物化政才是更好的选择。选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情况做选择。
不是。
物化绑定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很多大学专业在招生的时候有要求必选物理化学,所以虽然没有绑定,但从专业报考的方面来说也差不多。
物理和化学划分到一起的,现在的情况是把物理和历史进行二选一,剩下的科目自由选择。选择了物理也就代表着有95.7%的专业可以选,而且这些专业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为了不断完善高考制度,学生学科也在调整。把物理和化学划分到一起后,对学生专业的选择是有直接变化的。
选择理工科的专业只要在物理、生物和化学中选一科就可以了,所以很多学生只选择了物理。通过对物理和化学学科的调整,选科的大方向也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其中选择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最多,选择物理、化学和地理的排在第二。
新高考的合理性
1、多元评价:传统的高考主要以一次高压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和录取标准,容易出现应试教育的问题。新高考倡导多元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潜力的全面发展,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2、个性化发展:新高考强调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和志愿填报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并提供更多适合个体发展的机会。
3、提高教育质量:新高考鼓励学校注重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推动学校内部的教育质量提升。同时,也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
4、减轻考试压力:新高考改革减少了对一次高压考试成绩的依赖,可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学医必须学物化生吗?选物化生还是物生地?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4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 2024高考物理化学不是必须一起选。 2024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不,物理和化学并不是必须一起选修的科目。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中学生需要选择一门自然科学课程进行学习,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学科进行学习。 首先,物理和化学虽然都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但它们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
山东2024年高考必须物理化学都得选吗? 山东2024年高考物理化学必须一起选吗介绍如下: 2024高考选科物化不是必须都得选。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物理+化学”组合权重大幅度提升,高一如何选科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成为难题。 根据《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以下简称《指引》),选科必选“物理+化学”组合的专业在
物化生和物化地哪个组合好 只有对于你自身情况来说最好的是哪个,选择适合自己的即可。 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由于两种组合的大多优劣特性及专业覆盖较为相似,所以本文把这俩个组合一起详细分析。 学科特性分析: 我们将物理和历史看成是强理科和强文科,其他四科标记为偏弱理/文科,并分别标记为蓝色和红色,借此观察组合属性。 由上图可知,物化生连成的三角形中均为
物生地可以选心理学吗 该组合可以选心理学专业。 虽然物理是文科生的弱势科目,但是生物和地理还能保个基本分或者冲一冲,再加上录取分的差距,比选择其它组合的文科生划算多了。 物生地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哲学、经管类专业、各种语言和翻译类专业、部分师范和教育技术专业、心理学专业、法学、新闻历史、中医、护理等。 辽宁省2024年高考物地生可以报考什么专业? 物生地可以报的专业主要有软件工程、信
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附女生物理化学政治就业方向 随着新高考全新模式的不断改革,各种选科组合更是广大考生借鉴参考的有力依据,比如考生想报考医学专业,那物化生选科组合更适合考生发挥实力,取得优异成绩。当然,选择其它选科组合的考生肯定会有疑问,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女生物理化学政治就业方向有哪些? 一、物理化学政治可以学医吗? 理论上来讲,物理化学政治是可以报考大部分院校的医学专业的
物化生这种组合好吗? 1、物化生组合的优点: “物化生”组合报考专业覆盖率高达95%以上,可以说除了历史学、大气科学、地理学等一些偏文科类专业外,其它专业都可以报考了。 对于医学类专业,选了“物化生”组合可以报考任何医学专业了,因此选“物化生”组合报考专业覆盖率高,考生再不必担忧专业报考问题了。 2、物化生组合的缺点: 物理和化学两门科目完全属于理科,它们知识点多、概念多、公
2024年高考难不难 2024年高考难不难如下: 2024年高考的难度将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题目的难度、考生的整体水平等。以下是一些拓展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2024年高考的情况。 2024年高考的科目设置与以往相比有一些变化。语文、数学和英语仍然是必考科目,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则成为了选考科目。 这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自
化学生物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化学生物学、化学、生命、医药、材料、化工、环保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2023-10-24 04:07:09
2023-10-25 08:37:06
2023-10-23 14:10:41
2023-09-12 01:50:03
2023-08-24 03:50:46
2023-10-21 19: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