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跨省高考可以吗

2023-11-20 09:25:18 | 一一教育网

跨省高考可以吗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一一教育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跨省高考可以吗

跨省高考可以吗

可以跨省高考。
自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有关情况开始,我们国家31各省市陆续发布高考异地高考政策。
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就读地参加异地高考:
1、异地户籍考生在具备本省户籍人员报名条件外,还须同时异地高考条件。
2、异地户籍高考对考生及其父母都有所要求,且必须同时满足条件,缺一不可。
全国各地异地高考主要要求如下:
1、异地户籍考生的在报考地学籍证明。
2、异地户籍考生父母的合法稳定工作证明。
3、异地户籍考生父母的合法稳定居住证明。
4、异地户籍考生父母须在报考地参加社会保险

跨省高考可以吗

湖北省2024年高考政策

湖北省2024年高考政策为: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

湖北高考模式:

湖北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于2022年3月29日公布了《2024年拟在鄂招生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其中包含了所有2024年拟在鄂招生的本科层次普通高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

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限定选科专业:

因湖北省的新高考为“3+1+2”模式,对于不提科目要求或者没有提出首选科目要求的专业,2024年会安排首选科目为历史类或物理类。除不限选科的专业,明确限定物理的专业占比高达92.4%,限定历史的专业占比近3%。限选科目的专业中,限选2门科目的专业最多。

以上数据出自优志愿。

高考的意义:

选拔人才: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高考,学校能够从众多考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为社会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高考的成绩直接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够进入理想的大学,进而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促进教育公平:

高考的实行,促进了教育公平。高考是通过一次统一的考试来选拔学生,避免了地区和学校的差异对学生择校、升学造成的影响。所有的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公平竞争的机会。高考是一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只要通过高考,就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 一一教育网

激励学习:

高考作为一项重要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这种激励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高考的存在,对于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跨省高考可以吗

高考可以在非户籍所在地参加吗

户籍不在当地可以参加高考。异地高考是指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现在全国很多城市允许户口不在本地的考生参加高考,但是必须具备异地的条件,如:必须是在异地有高中三年的学籍等等。
按照教育部的整体部署,目前各省区已经先后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也就是说外地户口的考生,也可以外省参加高考了。
一般来说,考生的父母要符合工作、社保、稳定住所、连续居住等条件,考生才可以参加异地高考。
但是异地高考往往受很多限制,比如北京市不允许外地户口的考生报考本科,只能报考专科,因此就不适合成绩好的考生报考。
所以考生要提前向本地的省教育厅咨询一下异地高考政策,综合考虑。一定不要疏忽,以免耽误考生的高考和录取,浪费考生的精力和青春。所以咨询问题一定要谨慎,细致。
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相关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
对于因特殊情况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稳妥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在中国定居并符合报名条件的外国侨民,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在有关省级招委会指定的地点申请报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五条 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跨省高考可以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跨省高考可以吗”相关推荐
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重要吗 跨专业考研推荐吗?
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重要吗 跨专业考研推荐吗?

跨专业考研推荐吗? 跨专业考研还是很推荐的,但还是要看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不喜欢本科专业却想继续学习的小伙伴在选择跨考考研就成为了他们的不二选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年考研人群中大约有近三成的学生是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是什么?❤️‍🩹💛 跨考考研包括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 🍀 1、跨专业 ,是指考研专业与本科专业不一样或差距很大。

2023-10-15 04:31:27
2022年高考听力可以补考吗甘肃省
2022年高考听力可以补考吗甘肃省

甘肃新高考政策时间 甘肃新高考政策时间是2024年。根据甘肃省政府新闻办2021年9月15日召开的“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甘肃省202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实行“3+1+2”模式。自2024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于业水平考试相结合,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因此,甘肃新高考政策时间是2024年。 2022年高

2023-11-08 04:15:06
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重要吗 大学排名对考研有影响吗
跨专业考研大学排名重要吗 大学排名对考研有影响吗

跨专业考研难度大的专业排名情况怎么样 1、跨专业报考的难易取决于跨度大小以及个人的学习能力,每年都有跨专业报考被录取。 2、厦大的会计排名靠前,竞争比较激烈,跨考难度不小。跨专业报考一定要抓紧备考,因为同时学习两个专业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务必加油。 3、最好是大学二年级争取转专业,这样就等于不是跨考了,即主辅修互换,会计成为主修,也就是会计本科毕业,自然考研要容易。 跨专业考研推荐吗

2023-10-15 04:31:19
浙江省高中技术高考考吗?
浙江省高中技术高考考吗?

浙江省2024年艺考政策 浙江省2024年艺考政策如下: 从2024年高考招生录取起实施,即2023年12月份进行的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将依据《实施方案》组织考试。 一:8个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普通文化生即可报考。 自2024年起,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8 个艺术类专业不再组织专业考试。安排在普通类

2023-11-01 22:56:16
今年高考河北省数学难吗
今年高考河北省数学难吗

2023河北高考考几科 2023年河北高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和3门选择性科目。 一、选择性科目包括哪些 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须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二、科目考试时间明细 1、6月7日:语文09:00-11:30;数学15:00-17:00;

2023-11-11 06:40:22
湖南省今年高考数学难吗
湖南省今年高考数学难吗

湖南省今年高考数学难吗 2023湖南高考数学试题总体来说不难。 湖南有考生表示:感觉湖南今年数学难度不大,前面选择都不是很难,基本都是平日练习的常规题型。湖南高考数学试卷总体来说不难,今年试题易中难的比例有所调整。 2023年湖南高考数学试题难度如何: 2023年湖南省高考数学试题总体来说不难。数学试题难不难想必一定是考生讨论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觉得难,有的人觉得不难。

2023-11-17 10:32:37
安徽省2024年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安徽省2024年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安徽省2024年高考还分文理科吗? 安徽2024高考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满分为750分。 根据安徽省政府发布的《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正式进入“3+1+2”的新高考模式,2024年起安徽高考使用全国卷,不分文理,满分为750分。具体内容如下: 1、 全国统一 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50分,共450

2023-10-25 17:44:00
2023年山西省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吗
2023年山西省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吗

2023年山西省高考分数线会降低吗 2023年山西省高考一本线可能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二本分数线难以确定。 一、2023年山西省高考一本线降低的原因: 1、山西各高校一本招生人数大幅增加。 据统计,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工程计划1460人,山西大学软件工程计划800人,中北大学计划是1590,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文史类计划66人,理工类184人。但与此同时,高考一本线也可能

2023-11-13 22: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