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20:19:04 | 一一教育网
安徽大学热门专业排名如下:
第1名为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投档线为599分。第2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投档线为598分。第3名为软件工程:投档线为597分。第4名为计算机类(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龙河校区):投档线为596分。
第5名为电子信息工程:投档线为594分。第6名为信息安全:投档线为594分。第7名为人工智能:投档线为593分。第8名为自动化:投档线为593分。第9名为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投档线为592分。第10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投档线为592分
专业介绍
法学类专业是培养具备法律基础知识和法律实务能力的人才的学科。该专业主要涵盖法律理论、法律实务、法律文书写作、法律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将学习法学基础知识,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学主要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学科。该专业主要涵盖计算机基础理论、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编程语言、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等技能。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开发高质量软件的学科和技术。该专业主要涵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构建、软件测试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将学习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工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软件开发公司、互联网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一一教育网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 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 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4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 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 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 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精心组织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安徽省重点大学具体名单:
拓展资料: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2.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3.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安徽省总共有10所一本大学,下面为具体名单: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
2,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
3,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开端,学校1928年创建于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
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4,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
5,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安徽各所大学最新排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3、安徽大学。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省内排名第1,国内排名第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入选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合肥工业大学:
省内排名第2,国内排名第82。
合肥工业大学(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合肥工大、合工大),主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
截至2022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分别是合肥市屯溪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六安路校区以及宣城市校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101个,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安徽大学:
省内排名第3,国内排名第90。
安徽大学(简称安大,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根据2015年6月1日发布的学校章程显示,学校共有磬苑校区、龙河校区、史河路校区、泗州路校区等四个校区和一个科技园区。截至2021年11月1日,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学校设有28个学院。
以上数据出自知乎网。
以上就是一一教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一一教育网。安徽大学专业排名 安徽大学专业排名农业,林业,茶叶等。 安徽大学有金融数学、统计学、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类、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合肥,她带来了科大讯飞等著名的智能制造企业,伴随合
安徽师范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安徽师范大学王牌专业有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历史学、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教育学、音乐学、化学。 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中
安徽省专科排名 安徽省专科大学排名前十如下: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4 2、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21 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41 4、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43 5、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全国排名第51 6、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52 7、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排名第66 8、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全国排名第68
安徽的大学排名表 以下是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整理的安徽省部分大学排名表,仅供参考: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以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在全国大学排名中常常位居前列。 2.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工程类专业在国内具有较高声誉。学校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教学团队。 3.安徽大学:是安徽省高水平大学建
安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安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部分如下: 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类(含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自动化等。 安徽大学概况: 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大学的6个最好专业(理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哲学、政治经济学、生态学、电子电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面的学科都可圈可点,英语是安徽第一,但无博士点,别的学科均设有博士点,就业和考验情况也不错! 安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 安徽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部分如下: 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安徽计算机专业前十名有哪些学校? 安徽计算机专业前十名如下: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全国重点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隶属于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3、安徽大学,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4、安徽师范大学。5、安徽农业大学。6、安徽医科大学。7、安徽建筑大学。8、安徽财经大学。9、淮北师范大学。10、安徽中医药大学。 计算机专
安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 安徽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见下图, 金融学第一,会计学第二,从这两个专业就可以任何时候经济类的专业都是足够吃香的。德语专业之所以第三是因为现在的很多人都想出去找一份工作。 而后续专业也可以看出要么是外语专业,要么是和经济学相关的。由此可见现代社会对金钱的渴望和对出国的愿景。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大学师资很强,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都能最大的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师资
2023-07-10 11:03:26
2023-09-09 06:02:40
2023-08-13 17:07:18
2023-08-12 20:07:11
2023-07-16 01:38:10
2023-07-10 0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