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 19:24:25 | 一一教育网
公费师范生貌似可以免考,也可自愿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以下是2021广东教师资格笔试公告中关于免考的条件,参考下: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
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可以具体了解下报考地区的教资笔试公告要求或者咨询下相关单位。
免试认定教资流程
免试认定教资流程,众所周知想要做一名老师必须要有 教师资格证 ,很多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就将教师资格证考取下来。教育部在最近发布了关于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的通知,免试认定教资流程。
教师资格证认定的流程:网报待确认(录入信息)--认定待审批(审核)--认定通过(出编号拿证),这几个流程都是公开透明官网可查的。
近日,教育部印发 《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落实 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持续深化“ 放管服 ”改革 ,在教育类研究生和 公费师范生 免试认定改革基础上,继续在有关高等学校师范生中开展免试认定改革。
通知指出,根据高等学校 师范类专业 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审核结果划定免试认定改革范围,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自2022年起可以参加免试认定改革。
通知要求,实施免试认定改革的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根据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类确定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要加大师范教育投入,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认真做好《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颁发、免试认定相关数据报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强化师范生培养过程和结果质量监测,指导高等学校做好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和认定工作。
通知强调,对有关高等学校随意扩大免试认定范围,为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或不按规定颁发《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的,或在免试认定改革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纪依规取消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免试认定资格,核减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招生指标,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教师职业作为公认的 铁饭碗 之一一直以来都很受到人们的追捧,除了师范生之外有很多非师范生也会在毕业之后选择去当一名老师。众所周知想要做一名老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所以很多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就将教师资格证考取下来。 一一教育网
教育部:部分可免试认定,网友们不淡定了
前几年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就必须他通过国家统一的教资考试才行,不过最近这项规定有了一些变化。教育部在最近发布了关于免试认定教师资格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在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教师资格证改革试点省份的高校的相关专业从2022届开始可以进行免试认定。
这个通知出来之后立即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许多网友直接不淡定了。尤其是一些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师范生更是觉得不公平,因为在他们之前是这样,他们毕业之后又是这样,偏偏他们这几届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去考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
这就导致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政策不友好,完全没有考虑过之前通过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人。
这部分网友的抱怨是非常能够理解的,自己辛辛苦苦考下来的证书别人根本不用参加考试就能获得,友好的政策自己一个也没有赶上,有抱怨很正常。因为这项政策出来之后确实会有很多优秀的人不用参加考试就能获得证书,不过也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容易。
从通知中我们可以得知想要获得这种免试认定首先需要学校通过认定,其次学校还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进行考核,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达到才能获得免试认定。但是这两个条件其实都没有那么容易达到,所以其实大部分人还是需要通过考试获得。
其次就是人们说的“不公平”的问题,虽然从网友们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还是公平的。因为这项改革是针对所有人的,没有这项政策之前所有人都需要考试,而且以前考取的证书现在也能用,社会在发展,政策也会随之改变。
对师范生“区别对待”有利于教育发展
总体来看,这种针对师范生的“区别对待”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单从教学教育能力来大部分师范生肯定要比非师范生更强,但是以前有一种现象就是师范生在考教资的时候并不能比非师范生更好。这就会导致很多非师范生去当老师,教育质量也会发生下降的情况。
如今这项通知就能够很大程度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总体来看这种改革是非常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人才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
免试认定是什么意思?
符合条件的学生,通过本校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合格的,可凭考核结果,免全国教资统考,认定相应教师资格。
“免试”是指不用参加全国教资统考,但还是需要通过本校的考试。
哪些人可以参加免试认定?
从2022年起,各省符合国家免试认定改革实施范围的高等学校2022届及以后年份师范专业毕业生,可参与免试认定。
符合免试认定改革实施范围的高等学校
适用于2022届及以后年份师范专业毕业生
也就是说,政策从 今年的毕业生开始,即2018级及以后,之前的学生不能免试认定 。
和之前的有区别吗?
之前, 实施免试认定的是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此次改革,扩大了免试认定改革范围 。
如何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教育部通知中提到,“具体名单另行印发”
部分省份如浙江、贵州已在教资笔试补充公告中公布了参加认定的学校名单,目前大家可以:
向本人所在学校咨询具体免试认定政策
也可以关注当地教育局的相关通知
教资考试机构及各笔试考区不作政策解读
有消息,会及时通知大家!
可自愿参加统考,不能退费
符合免试认定的考生,根据自愿原则,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后,一经审核确认,并完成缴费,即视为自愿参加考试,不受理退费退考申请。
一一教育网(https://www.glyydy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人在珲春但是没在管控区能参加2022年教资考试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参加教资考试要求如下。河北石家庄中考2021年政策 法律分析:1.升学考试科目设置及考试组织 考试科目为5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两门学科)、文科综合(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学科),总分600分。 (1)考试科目及分值 各科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
公费师范生有必要吗? 在我们长辈眼里,老师是一份体面适合大多数人的体面工作。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公费师范生的身份,首先意味着你在大学期间花费的内容会减少,家庭投入会减少。其次,也意味着毕业后不会失业。别人还在烈日下投简历,你已经准备入职了。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切都会有另一面,公费师范生本身也有它的弊端。所以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是否要报考公费师范生?就像大多数
2021年,非师范生还能报考教师资格证吗? 非师范生是否能报考教师资格证这在每年都会成为考生关心的话题。其实从我国教师事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组建来看,非师范生只要是优秀人才,完全可以补充进教师队伍,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添砖加瓦。教育部将逐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非师范生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非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素养,让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进
非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不能考教师资格证?具体的要求有哪些呢? 教育部2013年3月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只要具有我国国籍,无违法犯罪活动记录,符合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都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因此可以非常肯定地说,非师范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是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 在2022年5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
济宁市公费师范生分配计划 法律分析:1.遵守法律法规,没有违法犯罪记录。 2.培养期满按时取得毕业证、学位证书和相应教师资格证。 3.其它有关要求。 法律依据:《山东省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师范生公费教育是指在山东省省属高校面向师范本科专业实行的,由省财政承担其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一定生活费补助,学生按照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培养管理制度。师范生公费教育重点培
公费师范生参加工作后工资多少涨幅大吗 公费师范生一般来讲,毕业后第一年任务基本月工资2200元,加年终绩效工资预付500元,另有每月课补贴费300元,合计约3000元。官方并没有制定过公费师范生的工资标准。毕业之后具体能拿多少钱取决于大家在什么样的学校上班。 公费师范生六年内工资大概多少 2021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2021年部颁师范毕业生就业需求统计表》,为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提供了1
在南京市认证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材料,往届非师范生。 根据 2017江苏南京市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公告 ,南京教师资格认证现场确认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一、《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网报后自动生成,一式2份,正反打印) 二、小二寸纸质照片2张,贴在相片粘贴页上 三、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四、符合申请条件的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包括相关学历证明材料) 五、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 六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可以去私立学校就业么,还是说必须要去公立学校?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不可以。 只能进入国家公办学校! 下面详细剖析其他选项 要不要选择公费师范生 我是部属师范的,只答一下我们部属师范的公费师范生 先纠正一下题主,部属师范的公费师范生就业范围是全省(包括省会) 值不值取决于 1.是否想考研 2.是否想出省 我认知里的公师只有这两个限制,如果有
2024-03-22 13:57:19
2024-01-06 17:35:14
2024-03-04 15:40:53
2023-12-19 21:09:24
2023-10-27 11:56:14
2023-09-05 04:19:30